1996年,印度尼西亚独裁者苏哈托的儿子着手打造国民汽车Timor,计划是从韩国起亚进口汽车模型并重新贴牌。起亚将教授印尼人汽车制造技术,而严格的本地化要求将确保经济效益。但1997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了印尼汽车市场,1.5万辆Timor汽车滞销停放。1998年,爪哇岛骚乱推翻了苏哈托政权,拥有这款国民汽车的印尼人羞愧地撕掉了车上“T”标志。在贸易伙伴的强烈压力下,Timor汽车项目最终被取消。
然而,赋予Timor汽车项目生命力的经济民族主义精神从未消失。如今,它再次激发了印尼的“下游产业化”计划,即转向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新任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重新倡导了这项政策。
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镍成为这一政策的基石。自2020年实施镍矿石出口禁令以来,印尼已主导全球镍矿开采和冶炼行业。印尼生产了全球近一半的精炼镍和三分之二的镍矿石,这两个比例自2020年以来都翻了一番。2023年,印尼加工镍的出口额达22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远高于2019年的2%。
本文由未来学人编译,原文作者:The Economist,审校排版:从林,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翻译作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来学人仅提供翻译服务,不对原文内容或观点进行任何修改或代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