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正在利用AI照顾迅速老龄化的人口

新加坡正面临严重的护士短缺,该国正转向人工智能来提供预防性护理。

采集整理翻译

每周两次,在新加坡的一家老年护理机构里,几十位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聚集在一间阳光充足的大房间,跟随名为Dexie的人形机器人做早操。

“张开和合拢双手,举起双臂,”Dexie指导说,“我们重复八次。1-2-3-4-5-6-7-8。很好!”

83岁的芭芭拉·玛丽·诺尼斯说,自从两年前Dexie来到这个护理机构以来,居民们都期待着这个机器人带领他们锻炼、玩宾果游戏和唱歌。“这很有趣,也很特别,”她说。

Dexie的预设程序还有另一个作用。在这里工作超过20年的护士努尔·夏米米·宾特·阿克拉姆指着一位蓬松白发的娇小女士说:“有些居民,比如这位女士,喜欢四处走动,”她说,“但当Dexie在场时,她就能安静地坐着。”

研究表明,像Dexie这样的AI伴侣在缓解孤独感方面,效果堪比人际互动。对于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新加坡来说,随着老年人越发孤独,当局看到了AI工具在预防性护理方面的潜力,这也是新加坡医疗体系的重点之一。

到2030年,四分之一的新加坡人将超过65岁,需要老年护理。政府数据显示,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十分之一患有某种形式的痴呆症;到2030年,痴呆症老年人的总数预计将增加五倍。

为此,新加坡政府已将心理健康和福祉列为国家重点议程。卫生部长Ong Ye Kung去年表示,该国护士严重短缺,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间的高离职率。新加坡随后采取措施填补这一缺口,2023年,公共医院雇佣了4000名护士,主要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但这远远不够。未来五年,每年至少需要雇佣6000名护士,才能满足老龄化人口的医疗需求。

为进一步解决人力短缺,政府转向了人工智能。作为AI的早期采用者,新加坡已在学校、政府机构和法院使用生成式AI工具。同时,还部署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老人监控系统,可以在老人出现跌倒等异常行为时及时提醒护理人员。

去年10月,七家医疗和社会机构联合启动了为期三年的试点项目SoundKeepers,旨在开发一种利用语音生物标志物来检测老年人抑郁症早期迹象的AI工具。SoundKeepers的联合首席研究员Lee Eng Sing说,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群在音调、音色等声学特性上存在细微差异。

研究人员希望,这个AI工具一旦开发成功,将能够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症(SSD)。这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常被忽视的健康风险,其症状虽然存在,但尚未严重到可诊断为重度抑郁症。SoundKeepers的另一位联合首席研究员米西里·苏布拉马尼亚姆称,研究显示至少13%的新加坡老年人受到SSD的影响。

SoundKeepers计划收集600名55岁以上老年人的语音样本,用于构建检测SSD的AI系统。Lee Eng Sing表示,虽然美国、中国和加拿大的初创公司已开发出用于识别抑郁症的语音生物标志物技术,但他们希望开发的AI工具能够识别新加坡多语言人口中更细微的SSD特征,这很可能成为全球首创。

新加坡正在利用AI照顾迅速老龄化的人口

“潜力巨大,”Lee Eng Sing谈到新加坡这个护理机构时说。他设想这款AI工具可以应用于急诊室和呼叫中心,帮助医生和热线志愿者快速评估紧急程度,并将患者转介给合适的精神科医生。

2024年,政府承诺在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亿新加坡元(7.3亿美元)来增强AI能力。在众多老年护理AI项目中,包括一款名为MemoryLane的生成式AI应用,供老年人记录生活故事。该项目目前在几个老年护理积极老龄化中心试点。当地的Khoo Teck Puat开发了一款基于生成式AI的工具,创建“视觉药盒”提醒老年人按时服药,而RoboCoach Xian则通过运动项目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

患者隐私是一个重要关注点。以SoundKeepers项目为例,研究人员在收集敏感个人数据时格外谨慎,特别是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可能无法独立做出授权决定。Lee Eng Sing表示,所收集的语音样本将经过匿名化处理并存储在安全的中央服务器中。他补充说,如果AI工具开发成功,将只用于医疗保健环境。

“我们不希望这项技术被滥用。即使在社区使用,也必须由持证人员操作,并获得本人同意才能录音,”Lee Eng Sing说,“否则将会很危险。”

新加坡目前已有《个人资料保护法》和《医疗保健人工智能指南》等保障措施。但仍存在其他风险。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伦理中心的凯瑟琳·穆伊肯斯表示,如果机器人取代了人际互动,长期依赖护理机器人反而可能加剧孤独感。“当技术填补护理缺口并开始取代真实的人际联系时,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她说。

此刻在老年护理机构中心,86岁的希尔·西里尔·罗德尼正期待着Dexie来带领大家玩宾果游戏。“我不在意它是机器人……这对我来说无所谓,”他一边在宾果卡上划掉Dexie报出的数字,一边说,“我只是喜欢和她一起玩宾果游戏。”

本文由未来学人编译,原文作者:Reeta Raman,审校排版:从林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翻译作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来学人仅提供翻译服务,不对原文内容或观点进行任何修改或代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好文章值得赞赏

相关推荐

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